粤医会〔2025〕74号 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入挖掘优质待转化医药成果,畅通转移转化“最初一公里”,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现启动2025年度广东省医学会概念验证基金,具体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自愿申请、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择优立项的原则,结合医疗行业热点问题及技术难题,发挥各单位研究领域优势,对具有潜在市场使用价值和高门槛价值的相关成果开展概念验证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积极性。 二、资助类型 (一)本次基金设立创新类项目,研究年限为1-2年,资助强度10万元/项,申请人所在单位配套经费不低于1:3。对于创新性特别强的项目,提交申请经基金委员会评估后可适当加大资助金额(单位配套比例不变)。 (二)基金资助范围 聚焦心脑血管、骨科、微创介入等高端医疗器械方向: 1.来源于临床的创意概念验证和实施项目。 2.医学科技创新领域的新兴技术和新产品的验证项目。 3.具有市场应用潜力的医学科技研发项目。 (三)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前期技术研究成果的产品设计、原型样机制造、测试及动物实验等工作。 三、申报对象及要求 (一)项目要求。项目申请采取自主申请的方式进行。项目依托单位为广东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项目负责人及申请的项目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申请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2.研究项目学术思想新颖、立论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产业应用前景良好; 3.项目申请人与项目组成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具备项目开展的基本研究条件,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二)限项规定。申请人已立项的项目未完成概念验证(即原型样机完成并通过测试及动物实验验证)前,项目负责人不得再次承担本基金项目。 四、时间安排 全年均可报名,每季度评选一次。 五、申报流程 (一)项目申报。申请人按要求填写《广东省医学会概念验证基金申请书》(附件1),依托单位按要求对申请人的申报项目情况进行审核,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材料各一份。其中纸质版寄送至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创新与成果转化部;电子版材料以“概念验证基金+单位+项目负责人姓名”命名,以WORD+PDF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二)项目评估。省医学会按照基金资助导向,对申请项目从科学价值、产业价值、创新性、需求重要性、社会影响以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申请人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独立判断和评估。确定建议立项清单,于省医学会官网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三)合同签订。立项项目与省医学会签订基金合同,明确权益。对于转化成功的项目鼓励捐赠一定比例的转化资金用于支撑概念验证基金发展。 (四)项目执行。申请项目在获得基金资助后,应按照申请书中的执行方案进行实施,及时向省医学会提交项目进展报告。基金资助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一经发现,终止资助。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刘鸿庆 联系方式:020-83173609、15989177356 联系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六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创新与成果转化部101室 电子邮箱:gdmagnyzjj@163.com 本基金获得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附件:1.广东省医学会概念验证基金申请书 2.广东省医学会概念验证基金项目申报清单 通知点此下载。 广东省医学会 2025年3月24日
06
2024/12
关于举办2024年新生儿深部血管置管维护培训班的通知 (第二轮)
粤医评〔2024〕88号 关于举办2024年新生儿深部血管置管维护培训班的通知 (第二轮) 各有关单位: 深部血管通路的建立是重症新生儿救治的关键环节,为切实保障新生儿给药安全及效果、提升新生儿深部血管通路置管与管理能力,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专家委员会、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联合承办的“2024年广东省新生儿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新生儿深部血管置管维护培训班”定于2024年12月25-27日在广州举办。本次培训师资为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专家委员会——新生儿血管通路建立与管理培训与推广专家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欢迎踊跃参加。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2024年INS解读、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后管理及团队建设、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后异常的处理、特殊案例分析等等。课程内容见附件2。 二、参会人员 从事儿科、新生儿科等相关专业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 三、会议安排 (一)报到时间及地点:12月24日15:00-18:0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技能中心(广州市荔湾区黄沙大道144号大冶大厦三楼);12月25日7:00-7:3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部大楼19楼(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63号)。 (二)会议时间:12月25-27日。 (三)会议地点:1.理论授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部19楼大礼堂;2.技能操作: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技能中心。 (四)培训费用:1000元/人,含学习费、资料费、理论考核及置管维护资格评审费。住宿、用餐及交通等费用自理,由各单位自行报销。 (五)报名及缴费方式:微信扫描二维码报名及缴费。报名截止时间为12月23日。扫码操作流程及说明详见附件3。 (六)注册学员授予省级I类学分6分(继教项目编号:2024470603003),请携带医疗教育一卡通登记学分,会议现场授分,会后不予补录。注册学员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中心静脉置管维护培训合格证书。 四、联系方式 广东省医学会宁丹、李冰020-81858309;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杜荣辉13719217586、林蕊姿18814103553、康佳17818528508。 附件:1.理论授课和技能培训师资团队 2.新生儿深部血管置管维护培训班课程表 3.扫码操作流程及说明 4.交通及住宿指引 广东省医学会 2024年12月3日
06
2024/12
关于举办2024年广东省新生儿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暨新生儿床旁肺脏超声技能培训班的通知(第二轮)
粤医评〔2024〕87号 关于举办2024年广东省新生儿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暨新生儿床旁肺脏超声技能培训班的通知 (第二轮)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及《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促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提高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专家委员会和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联合承办、华南新生儿肺脏超声培训基地协办的“2024年广东省新生儿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暨新生儿床旁肺脏超声技能培训班”定于2024年12月13-14日在东莞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特色。理论方面涵盖新生儿肺脏超声术语以及正常肺脏超声表现、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等丰富内容,授课讲师均为国内知名新生儿专家,如亚太卫生健康协会儿科学分会执行主席兼重症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敬教授,以及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专家委员会新生儿重症超声培训与推广专家组等。在实践工作坊部分,将开展新生儿床旁超声基本操作、新生儿肺脏及心脏超声操作等内容,主要由在该领域经验丰富的东莞市儿童医院重症超声团队负责指导,致力于让学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深入掌握相关技能。 二、参会人员 从事儿科、新生儿科、超声科等相关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熟知新生儿常见病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超声操作技能的医务人员;能作为技术骨干在单位或地区开展新生儿床旁重症超声等工作的医护人员。 三、会议须知 (一)时间及地点 1.报到安排:12月13日15:00-18:00在东莞方中假日酒店报到并办理住宿(地址:东莞市茶山镇茶山大道西28号),或12月14日7:30-8:00在东莞市儿童医院科教楼一楼报到(地址:东莞市石龙西湖三路南68号),交通指引见附件1。 2.会议安排:会议时间为12月14日8:00-18:00(课程安排见附件2),培训班理论授课地点在东莞市儿童医院科教楼七楼多媒体A室,工作坊地点在医院科教楼六楼技能培训中心。 (二)报名及缴费方式:微信扫描二维码报名及缴费,报名截止时间为12月10日。扫码操作流程及说明见附件3。 (三)培训费用:理论授课+工作坊900元/人(培训名额限40名,按照报名时间顺序确定参训人员),培训费包括学习费及午餐费等。住宿等费用自理,由各单位自行报销。 (四)注册学员授予省级I类学分(项目编号:2024110604006),请携带医疗教育一卡通登记学分。会议现场授分,会后不予补录。培训并考核合格者,颁发电子培训证书。 四、联系方式 广东省医学会:宁丹、李冰,020-81858309 东莞市儿童医院:邓碧滢13712892003、李金凤13790659291 附件:1.交通指引 2.培训班日程表 3.报名及缴费二维码扫码说明 广东省医学会 2024年12月2日
21
2024/11
关于开展广东省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区域伦理审查工作的通知
粤医评〔2024〕86号 关于开展广东省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区域伦理审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广东省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的管理,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广东省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区域伦理审查委员会依据《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国卫科教发〔2023〕4号)及《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现将开展区域伦理审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受理范围 主要受理未设立伦理委员会或本单位伦理委员会无法胜任审查工作的机构所提交的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项目: (一)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各类涉及人的医学研究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诊断技术研究等。 (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的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项目,如人的行为研究、生物样本采集与利用研究、干细胞研究等。 (三)医药企业等单位开展的涉及人的医学产品研发、健康相关研究项目等。 二、审查流程 提交申请→形式审查→项目审查→出具决定→结果传达→项目复审(如需)→跟踪审查。具体流程内容见附件1。 三、提交材料 申请类别包括药物临床试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医学研究课题、干细胞临床研究及新技术等,提交材料包括伦理审查申请表、研究方案、知情同意书等(材料清单见附件2)。上述申请材料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至区域伦理审查委员会联系人邮箱,同时将纸质版材料(一式三份,加盖单位公章)邮寄至联系人通讯地址。 四、时间安排 区域伦理审查委员会常年受理申请,定期组织审查会议。从申请材料正式受理至出具最终审查意见,一般情况下将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包括申请单位修改材料和重新提交的时间)。特殊复杂项目或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审查进度的,审查时间将适当延长,并及时通知申请单位。 五、费用与支付 (一)费用标准:以自愿申请为原则。初始审查及复审分为会议审查、紧急审查及简易审查等不同类型,各类型对应相应的收费标准。双方签署协议,具体可咨询工作人员。 (二)支付方式:转账。收款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汇款注明“医学伦理审查服务费”。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广州惠福西路支行,账号:740657738085。汇款查询及开具发票请联系财务:020-81845767。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冰,联系电话:020-81858309;电子邮箱:gdma1917@163.com;通讯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广东省医学会一楼临床医学评审部101室。 附件:1.伦理审查申请指南 2.伦理审查文件清单及相关文书模板 3.伦理审查委托协议 (以上附件已设置加密处理,如需查阅,请与联系人联系以获取文档密码) 广东省医学会临床医学评审部 2024年11月20日